社保到退休年龄未交满15年怎么办,2022年,社保未缴满15年的人有福了,可以这样处理了!

浏览:2236   发布时间: 2022年05月22日

2022年,社保未缴满15年的人有福了,可以这样处理了!

社保对所有员工都非常重要。 因为社会保为大家提供了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等各方面的保障,解除了广大职工的后顾之忧。 对于员工来说缴纳社保也是非常划算的事情。

虽然很多员工都非常重视社保的缴纳,但很多民营企业的员工和灵活的员工都很难缴纳社保。 由于民营企业职工工作不稳定,有的暂时找不到工作,生活相对困难只能放弃社保。 而灵活的就业人员缴纳社保更加不稳定。

如果一个人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龄,如何解决那些缴纳不到15年的人的社保问题?鉴于这种情况,我国制定了四大救助措施:

一、补缴社保一次性。现在大家都想一次性补缴社保,但是补缴社保的还有门槛。为什么这样说,是因为希望职场人员每个月都能按时缴纳社保。如果在退休前一次性补缴社保,那么我国的社保资金就没法运行了。

因此,我国对一次性补缴社保有严格的规定。

1、1961年至1982年下乡,属于当地户籍的知青。

2、参加过职工养老保险的老年人(男性65岁以上,女性60岁以上)。

3、已缴纳社会保障,并于二零一零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以前达到退休年龄。很显然,大部分人目前还没有资格一次缴纳社会保障。因此,一次性交社会保障的大门已经关上了。

二,自愿推迟退休的。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社保尚未缴纳达到15年的最低水平,但是距离这一水平还有好几年。事实上,提出推迟退休和缴纳社保的请求,仍然是最经济实惠的方式。由于余下的几年要交社保,因此只要自己出一笔钱,公司就得掏出一大笔钱,直至社保满15年。

三、退休后补缴社保。老员工已经到了法定的退休年龄,但还没有缴纳15年的,提前退休,然后再按规定的时间来缴纳。对于那些富有的家庭,这还算是不错的,但对于那些没有足够收入的家庭,他们在退休后就没有了收入,并且要按时交社保,他们的财政压力非常大。

四、把城市居民的社保转换成农村的社保。假如以前交过城市职工社会保险才好几年,离15年的最低缴费年限还有一段很长时间,那就只好把城市职工社保改成城乡居民社保,在成为城乡城民社保以后;这样就能把社保卡一次补齐。但是,城市居民的社保与城乡的社保有很大的差距,如果没有必要,还是尽量避免。

如果未缴纳满15年的,该怎么办?就当前的情形而言, 最好的补缴方法是晚几年退休,由用人单位和你一起支付社会保险。

当然,如果把城市职工的社保转换成城乡的社保,就会给双方带来一定的损失。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远远低于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然而,最糟糕的方法就是放弃社保。你可以从之前支付的款项中取出,但是从那时起,它与退休金没有任何关系。

2022年达到退休年龄,社保没交满15年的,注意这3个“解决办法”

社保对老百姓越来越重要了,已经深入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退休有养老金,生病有医保护航,失业后暂时由失业救助,工作受伤有工伤赔偿解决后顾之忧,怀孕生孩子也有钱可领。当然了,享受这些待遇的前提条件,必须按照社保制度的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参保人员想要达到各种待遇的领取条件也不是太容易,比如养老保险,需要缴费15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再比如医疗保险,需要达到参保地的缴费年限和法定退休年龄。

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现在不少人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去办理退休时才发现,养老保险没有缴满15年,社保局不给办理退休。对于参保人员,这确实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随着2011年7月《社会保险法》的实施及其他社保制度的不断完善,社保征缴与社保补缴越来越严格,社保补缴的大门已经关闭,想通过社保补缴的方式达到补充缴费年限的目的已经行不通了,这给那些社保没有缴满15年的人带来了无穷的烦恼。不过,参保人员遇到这种情况,也不要着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们总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最近有一位网友咨询笔者这样一个这样的问题,他是一名灵活就业参保人员,46岁时首次参加社保缴费,2022年3月刚好60周岁,满心欢喜地办理退休手续,但社保经办人员却给他浇了一盆凉水,工作人员告知他不能办理退休,原因是社保没有缴满15年,问我该怎么办?

退休时社会保险交不满15年,确实让人苦恼,特别是国家出台禁止社保补缴的规定后,不符合退休条件的人员都在寻找社保补缴的有效应对办法。注意了,2022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社保没有交满15年的参保人员,有3个“解决办法”,早知早收益。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希望看到的朋友转发扩散,让更多的人知道如何去处理这样类似的事情。

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对于退休时社保没有缴满15年的人,给出了对应的“解决办法”。

2022年社保没有缴满15年,需要注意第一个解决办法:延迟退休

参保人员法定的退休条件是达到最低的社保缴费年限和法定的退休年龄。社保最低缴费15年,法定的退休年龄是男职工60周岁,女职工50周岁或者55周岁,符合提前退休条件的,退休年龄可以放宽,比如,曾经从事过特殊工种的,可以提前5年申请退休。

但是退休时社保没有交满15年的,请注意第一个解决办法: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累计缴费不足15年的,可以延长缴费到15年,社保法实施之前参保的,延长缴费5年后仍不足15年的,可以一次性补缴到15年。

这种解决办法,是目前最普遍的解决办法,与正常退休相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继续缴费到15年,和目前国家将要实施的延迟退休是一个道理。不过,不少人不喜欢延迟退休,因此,2022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一定要算好自己的社保缴费情况,要保证自己能够及时办理退休手续,按时领取养老金,如果是因为个人原因,社保没有缴满15年,那就不能怪别人了,只能说明个人对自己的养老问题不上心。

2022年社保没有缴满15年,需要注意第二个解决办法:社保转移

参加职工社保的人员,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社保缴费不足15年的,可以把职工社保转入户籍所在地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享受相应的养老金待遇。

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我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已经超过了10亿,但并不是都是职工社保,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后者的参保人数比职工社保的人数还要多一些。

把职工社保转移到城乡居民保险,可以一次性补缴到15年,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应对办法,虽然到手的养老金没有职工社保多,但是能保证在60岁时按时退休领取养老金。不过因为后者的养老金实在有点少,大约只有前者的十分之一,所以,参保人员转移社保之前,有关社保变换的利弊一定要提前搞清楚,避免吃亏。建议参保人员做一个平衡测算,是延迟退休划算,还是社保转移划算,个人还是要对个人的事情负责,不可盲目决断。

2022年社保没有缴满15年,需要注意第三个解决办法:终止社保

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人员,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社保没有缴满15年的,既不愿意继续缴费延迟退休,又不愿意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只能终止基本养老关系了,就是终止社保。

这种情况,需要参保人员个人申请。社保终止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没有人会草率地做出这样的绝对,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有些情况的出现,确实不适合继续缴费了,这里就不多说了。

社保经办机构收到终止社保申请后,需要书面告知终止社保造成的后果,经参保人员书面签字同意后,才能真正终止基本养老关系,并将个人养老保险账户的养老金一次性退还参保人。

需要提醒的是,终止社保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的,申请终止社保的人员,必须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才可以申请,没有达到年龄前,是不能提出终止社保申请的。

重点来了,大家要注意看完

上述三种社保的解决办法,是从法律的层面来解释的,但是因为我国各地在执行社保制度方面有松有紧,在社保补缴方面,有的地方还是非常人性化的。笔者就看到这么一个案例,某单位职工,因为各种原因,社保缴费中断了8年,这样不仅社保缴费不足15年,而且社保中断后,对养老金的影响极大,按照当前的大部分地区来说,出现这种情况,想在2022年补缴社保是非常困难的,但是该职工所在单位和当地社保经办机构还是非常好的,允许一次性补缴8年的社保。

其实关于社保补缴问题,国家一直鼓励应缴未缴社保的人员,各地是可以补缴的,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有的地方设置了2年的门槛,超过2年就不允许补缴了。对于这种做法,社保局也有自己的苦衷,因为社保补缴一旦完全放开,有些人可能会钻政策的漏洞,虚构劳动关系和社保补缴材料,出现骗保情况,对正常缴费人员来说不公平,给国家养老保险基金造成损失。

亡羊补牢式的社保解决办法,虽然也是可行的,但再好的“补牢”,都不如提前做好规划,希望参保人员按时缴纳社保,最起码在退休前达到最低的缴费年限,不能让自己在过了退休年龄后,看着别人高高兴兴地按月领取养老金,自己还在继续缴费吧。

我是【小强财艺】,如果你在社保缴费方面有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请点击文章下方的卡片进行咨询。请点赞转发收藏此文,让更多的人了解专业社保知识。

已到退休年龄,社保没交满15年怎么办?2020年新规下全部这样处理

社保是在国家统筹下的居民福利,在农村,每年只要缴几百元,达到退休年龄之后,就可以享受领取养老金的待遇。虽然这部分的养老金数额不高,但在农村消费水平比较低,各方面的开支也比较小,即使每个月只有几百块的养老金收入,也可以让晚年有一个比较好的保障。

而在城市的打工人,国家则会强制要求企业为员工缴纳医社保。职工医社保一般是由个人出一部分资金,企业出一部分资金,国家再出一部分统筹基金,总共由三部分构成。职工社保由于缴交的基数比较大,将来领取的养老金数额也会比较高,具体养老金能领多少一般都会参照缴纳基数,缴纳年限以及当地城市的基本生活水平。

随着大家对未来养老的重视,很多人也开始关心万一到了退休年龄,社保没有缴满15年,是否可以一次性补缴,或者延长时间继续缴费到满15年。对此,2020年我国的社保又出了相关的新规定,这项规定对于是否可以延长缴纳社保做出解释。

根据2020年的社保新规定,大部分人仍然是不可以一次性补缴满15年的,但对于部分人群是可以的,此次的规定主要就是针对没有缴满15年年限的部分特殊人群。一是2011年以前退休的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二是1961年至1982年期间下乡的知识青年;三是男性65周岁,女性60周岁的退休人员,但要在2011年之前已经在当地缴纳社保。

也就是说,针对以上社保新规提及的三类人群,如果在退休之前还没有交满15年,可以一次性补缴至15年,然后开始领取养老金。

此次新规是调整,也是完善,同时也要避免社保被恶意透支。对于那些即将达到退休年龄,没有交满15年又不能一次性补齐的人群,又应该如何处理自己的社保呢?以下给出三个建议,仅供参考。

建议一:超过10年,建议补缴至15年。

有一部分人群虽然到达退休年龄仍然没有交满15年,但是他们可能已经缴纳了10年或者十几年的时间,距离15年年限只差一步之遥。对于这样的人群来说,建议继续缴纳社保,直至满15年为止,缴满15年之后同样可以领取养老金。

事实上,现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寿命的延长。在大部分人虽然到了退休年龄,但是他们并不一定会离开所在的岗位,或者即使离开了现在的岗位,也有可能找到新的工作单位继续为社会做贡献。因此,补缴三五年的社保一般也不是问题。

建议二:不足5年,建议放弃补缴。

有一部分人群,可能缴纳了三五年社保就已经到了退休年龄。对于这类人群来说,如果他们想要领取养老金,就意味着他们还要缴纳10年,甚至是超过10年,这种情况下一般建议放弃补缴。

毕竟人生本来就没有几个十年,如果再缴交10年的社保,再开始领取养老金,显然这样的举措不大划算。人生七十古来稀,70之后人还有多少个10年还未可知。

建议三:已缴社保,无法领取养老金怎么办?

社保的相关政策已经非常的完善,对于那些已经缴交了数年社保,但因为到了退休年龄却又不足领取养老金的年限,不想再继续交社保的人群来说,社保还提供了另外一种处理方式,就是可以将缴纳的社保费用提取出来。

当然,提取的部分仅限于个人实际缴纳的部分。如果是企业职工,那么企业缴纳的部分是不可以提取的,同时,国家统筹的部分同样也是不能提取的。

随着国家社保政策的不断日趋成熟,社保的相关规定也会不断的查缺补漏。

所以,希望大家都能提前做好社保方面的规划,做到未雨绸缪。将来颐养天年时,即使没有劳动能力也能有一份收入,确保自身的衣食住行不受影响。

本文由商事奇谈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平台、渠道,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