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缴纳500多的社保基数,个人缴纳社保与挂靠公司缴纳社保,究竟哪个更划算?

浏览:760   发布时间: 2022年05月08日

社保缴费基数是如何计算的?9700元高吗?在全国属于什么水平?

什么是社保缴费基数?

社保缴费基数,是社会保险缴费的核定基础之一,一般设有上下限。全国多数地区是以60%~300%的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上下限,北京等一些地区下限是46%。不过按照国家要求,2020年之前将逐渐过渡到60%。

实际上,社保缴费基数还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国家有四项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过去还有生育保险,已经2019年底并入了基本医疗保险。这四种保险的缴费基数,乃至上下限都有可能不同。

比如说2019年北京市养老、失业、工伤使用的社平缴费基数是全口径在岗职工社工工资,是7855元。生育、医疗和公积金的社平缴费基数是9232元。使用时间都是从2019年7月1日开始使用,到2020年6月30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缴费比例下限只有46%,是3613元;工伤保险却是按照60%缴纳,最低下限是4713元。

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如何确定?

社保缴费基数并不一定自由选择的。把参保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职工和用人单位参保,另一类是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确实可以自由选择60%~300%的缴费基数,但是职工参保要复杂得多。

职工参保缴费基数,分为单位缴费基数和职工本人缴费基数。有的地区,是直接按照用人单位的工资总额作为单位缴费基数。而有的地区,则是按照所有职工缴费基数的和作为单位参保缴费基数。

职工本人的缴费基数,一般应当是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来确定,月缴费基数就是月均值。职工的工资总额实际上要包括计时工资、计价工资、津贴补贴、奖金、加班加点工资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很多职工认为的就是每月应发工资,甚至是实发工资,这是错误的。

2019年全国社会平均工资,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是7541.75元,私营单位就业人员是4467元。全国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约在5500元左右。9700元属于北京这样的发达地区的平均消费水平,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两倍,属于相当高的水平。

社保缴费钱数怎么算?

实际上,每年我们社保缴费的钱数就等于缴费基数×缴费比例。缴费比例,说实话更复杂,目前全国能实现统一的社保缴费比例是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实际上也分为用人单位用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用人单位用工是职工本人承担本人缴费基数的8%,用人单位承担用人单位缴费基数的16%。对于灵活就业人员,由于他们收入低不稳定,自己全部承担养老保险费用,国家一般是按照20%的缴费比例,与企业参保合计低了4个百分点。

如果是9700元的缴费基数,单位+个人合计缴费比例能达到35%,也就是说1月仅社保费就能缴纳3500元左右。如果按照最低缴费基数,社保费缴纳可能只有一半左右了。为了减轻企业负担,国家允许中小微企业从2月份开始减免社会保险费企业负担部分,情况下只需要职工本人缴纳部分了,差不多缴费比例是10.3%~10.5%,也就是每月个人承担1000元左右。实际上,个人缴纳社保的钱数会大部分进入养老、医疗个人账户,万一去世可继承,个人不会吃亏的。

缴费基数越高,各种社保待遇尤其是养老保险待遇都会越高,这也是国家的激励措施。如果用人单位没有按照真实的缴费基数给大家缴纳社保,劳动者可以维权的。

社保交15年,退休能领多少钱?交15年和20年差距有多大?

缴纳社保的朋友们都知道,我们要至少累计缴纳15年社保,退休后才能领取养老金。那么,社保交满15年,我们能领多少养老金呢?如果交20年,又可以多领多少养老金呢?

退休后养老金怎么算?

退休后养老金的领取金额并非是固定的,而是和参保人的所在地、社保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参保方式等因素息息相关的。

具体的职工社保养老金计算公式如下:

养老金=基础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账户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平均工资×(1+缴费指数)÷2×缴费年数×1%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退休时全省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总额÷计发月数

目前,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规则是:

5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95个月;

55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70个月;

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个月。

具体的居民社保养老金计算公式如下: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基本养老金待遇也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

基础养老金资金来源主要是中央和地方政府预算的补贴。全国设有最低基础养老金标准,目前是88元每月,各地方政府可以在国家基础上进行额外提升。

个人账户养老金来自于个人缴费、国家补贴和集体补助。个人缴费部分是自由选择缴费档次的,通常从100元到2000元不等,各地可以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自行确定缴费档次。另外,国家有补贴机制,缴费档次越高,国家补贴越多。

个人缴费、国家补贴、集体补助全部进入个人账户,会按照当地公布的计息利率计发利息,等到退休时计算余额,然后计算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退休时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不论男女,统一是60岁,因此计发月数都是139个月,计算方法跟企业职工养老保险是完全一样的。

从以上公式也可看出,我们在退休后可领取到的养老金金额主要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并且因为不同地区的平均工资不同,以及每个参保人的缴费年限及缴费金额不同,最终每个人到手的养老金金额也是不同的。

如果大家想要详细的了解自己的养老金领取金额,也可直接询问当地社保局,了解自己的详细领取情况。

交社保15年和20年区别

虽说社保缴纳15年和缴纳20年退休后都能顺利领取养老金,但是二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毕竟如果没有区别,谁又愿意多花五年的费用了。

其实从以上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中不难看出,社保缴纳的年限越长,参保人日后领取到的养老保险就会越多。并且不管是基础养老保险还是个人养老保险金,领取到的金额都会增加。

例如某参保人每月自己缴纳的平均养老保险金额为500元,那么缴费15年个人养老金账户中的余额就为:500*12*15=90000元,那么如果是20年则为:500*12*20=120000元。

如果按照139个月的计发月数进行计算,那么缴纳15年每月个人养老金可领取的金额为:90000/139=647.48元,20年则为120000/139=863.3元。

总而言之,我们的社保原则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也就是说,如果想要在退休后能够多领养老金,大家需要尽量提高自己的社保缴费基数,比如找一份工资较高、能够全额缴纳社保的工作,缴纳居民社保的朋友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尽量提高缴费档次;同时还需要尽量增加社保缴费年限。

有钱花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不对您构成任何决策建议。

个人缴纳社保与挂靠公司缴纳社保,究竟哪个更划算?

个人缴纳社保与挂靠公司缴纳社保究竟哪个更划算?我以前也回答过类似的问题,其实这没有什么划算不划算的问题,只有合适与不合适的问题,在某种情况下,挂靠也是一种必须的选择,而且通过挂靠关系,不至于让自己的社保出现断缴,这也是一种比较合适的方式。下面和大家分享我的个人观点:

第一,什么人适合挂靠缴纳社保?按照社保法的规定,社保的缴纳除了在岗职工以外,还包括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等。按照很多地方的社保实施细则的规定,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社保的人员,只能在户籍所在地办理。但是对于那些长期在外地居住的灵活就业人员,因为户籍不在当地,如果要在当地缴纳社保,就只能采用挂靠的方式来解决。根据我 的经验,这几类人人员是适合办理挂靠缴纳的。

一是户籍不在当地,而需要在当地缴纳社保的人员,这主要是不在户籍地居住的灵活就业人员;二是不在户籍地工作的人员,离职辞职以后,如果在当地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或者虽然找到了工作,但用人单位不缴纳社保,本人又需要这份工作的人员,在离职以后可以找社保代理公司缴纳社保;三是个人档案寄放在不属于户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或是人才市场,并与之签订了人事代理协议的人员,可由所在的人才交流中心或是人才市场代理社保的缴纳;四是需要按照在岗职工办理退休的女性人员。挂靠满10年以上,也就是单位缴费年限满10年以上的女性人员,在办理退休时可以按照在岗女职工50岁办理退休。

第二,什么人不适合挂靠缴纳社保?我认为不适合挂靠缴纳社保的人员主要包括这么两类。一是在用人单位上班,由用人单位缴纳社保的人员;二是在户籍地能够通过个人身份办理社保的人员。这部分人员如果能以个人身份办理社保缴纳的,个人缴纳养老保险的缴费比例只有20%,而挂靠单位缴纳是24%,挂靠缴纳要比个人缴纳多4个百分点,而且还要多交失业保险、生育险、工伤保险等,而这些保险相对于自己来说用处不是很大,也没有必要去办理,但这是挂靠单位必须缴纳的保险种类,所以计算下来,每月要多交6个百分点的社保费用,同时还要承担挂靠费用,增加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第三,个人缴费与挂靠缴费哪个更划算?个人缴费和挂靠缴费,养老金的计算方式是完全一样的。在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资金余额、退休地和退休年龄相同的情况下,养老金是完全没有区别的。但是挂靠缴费个人的经济支出要增加。增加的费用主要体现在缴费比例,个人缴费养老保险是20%,医疗保险缴费比例是8%,总的缴费比例为28%。

但是如果挂靠缴费,养老保险缴费是24%,医疗保险缴费是8.5%(含生育险),失业保险缴费是1%,工伤保险是0.5%,相当于每月多增加6个百分点,比如缴费基数为5000元,那么相当于每月就要多增加300元,每年就是3600元,缴费15年这个多增加的金额还是一笔比较大数字;当然挂靠缴费,对于女性参保人来讲,可以按照在岗职工50岁的退休年龄来办理退休,而自己缴费,大多数地方女性灵活就业人员的退休年龄是55岁,需要多交5年的社保费用。但是多交5年也有5年的好处,每月的养老金至少要多500元左右。

综上所述,个人缴纳社保与挂靠缴纳社保不存在哪个更划算的问题,主要是合适与不合适的问题,在自己能以个人身份办理社保缴纳的情况下,不建议挂靠缴纳,如果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不能办理缴纳的前提下,挂靠缴费也是一种方式,在缴费基数、缴费年限、个人账户资金余额、退休地和退休年龄相同的情况下,二者的养老金是没有任何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