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的初衷,是希望从更理性的层面思考PPT,让PPT在工作成为加分项但非负担的存在。在日常工作中,我坚持的PPT制作原则是:反对PPT内卷化,但合理的信息传递应当被鼓励。希望大家一起尽早实现PPT自由。
最近,我在制作PPT的时候看到这样一张PPT:
这个排版方式似曾相识,常常发生在这样的场景:需要多张图片进行辅助说明主要信息,但是让文字和图片放置合理同时兼具美观,可能会让不少人纠结。
PPT图片该怎么排版?
这张PPT激起我针对PPT中的多图排版的思考,我想找出一个一劳永逸解决图片排版的方案。我参考了网上的不少方案,但我发现大多数教程的图片处理方案,都侧重在版式设计方面,常见的比如1、2、3、4……张图片分别都可以怎么排版,针对不同图片的张数,都可以找到不同的解决方案。
多图版式模板
版式看了不少,但我发现这些版式并不能让我直接套用,从版式到做出成品,中间还有一些未被说明的“坑”。
我认为,PPT存在 最重要的意义是内容的视觉化表达,这是做ppt的“道”,让需要传达的内容清晰直观展现出来。而版式是“术”,是处理方法,“术”可以有很多种,但只有明白了“道”才能更加合理使用“术”。
为此,我从内容传递+视觉化表达的层面对这张PPT进行分析,并尝试修改。
问题分析:信息冗余、主要信息不突出。
这张PPT中,有三个信息单元,分别是“溜索”、“窄桥”、“栈道”。每个信息单元分别用两张图片进行说明,这样画面中便有了六张图片,占据了整个画面空间,这导致“溜索”、“窄桥”、“栈道”这三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被放置到小角落,造成信息降级,阅读者如果不仔细观看,几乎找不到他们。
解决方案:删除冗余信息,突出主要信息
1、三个信息单元各自删掉一个张图片。
2、将图片和文字都放大,突出主要信息。
这是修改后的:
一个思考延伸:图片对辅助信息传递很重要,但所有图片都重要吗?
在制作出这张PPT后,我想尝试一些新的可能。在尝试过程中,我发现面对多图的PPT,提高对图片信息的认识是值得讨论的。和文字信息一样,图片信息也应当明确信息层级,区分主要图片和装饰性图片,非常重要。
从提高信息传递效率角度来看,主图片应当和主文案一样,是一张PPT的主体部分,放在视觉的中心。而装饰性图片则应弱化,让他们充分发挥美化、丰富、平衡画面的作用。
以下面的两张PPT为例,在左边的PPT中, “溜索”、“窄桥”、“栈道”三个信息单元对应的三张图片都是同层级的主图,是需要展示的主信息,占据画面的主视觉部分,是符合PPT内容逻辑和视觉化表达的。
而右边的PPT把图片信息降级了,整个画面看起来只突出了标题,而其他信息都成了装饰,这让整个画面看起来像是封面或者过渡页。(原PPT是内容页)
图片信息分级,正确传递信息
那该怎么“抢救”右边这张PPT呢,我从内容传递+视觉化表达+信息分层的原则出发,做出了以下尝试:
封面或者过渡页的感觉弱了些,但是还是没有扭转整个局势,算了,不挣扎了。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在PPT排版的过程中,正确理解和表达信息层级是非常重要!处理不当,画面再漂亮,无法帮助传达信息也是没有意义的。
做个小结,在工作中,我们需要明确PPT存在的意义是让信息可视化,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反对PPT内卷化,但合理的信息传递应当被鼓励)。在这个大前提下,针对图片处理问题,应当学会信息分级,分清主次信息,可遵循以下流程:
明白了原理之后,加上合理的借鉴/改造/突破版式,我想,一劳永逸地解决PPT多图排版的方式应当是找到了。
本文仅作交流学习,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果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我将会删除。
最近在思考内容逻辑和视觉化表达
作者 | 非典型观察
hello,大家好,我是利兄!
最近有3个热点,分别是刘耕宏女孩,王心凌男孩,还有可达鸭。
其中第三个可达鸭,我一开始还纳闷,这是啥。为啥能够登上热搜第一。
一查才知道,原来是肯德基的联名玩具,长下面这样。
好吧,其实可达鸭的表情包,大家之前肯定见过。
作为一名PPT类的博主,咱们也来紧跟热点,做一期可达鸭的PPT,大家一起来瞧瞧。
在做这一份PPT过程中,我把可达鸭的起源,发展都做了一个梳理,一起来看看这份PPT模板。
做到过程中找图真的太难了,很多都是全网扒的,然后进行抠图处理,所以不知道图片来源了。
首先是封面页设计,用了可达鸭的形象特征,满脸疑问。
目录页用了比较清爽的商务风,用了图片加文字的形式。
首先是可达鸭的外貌特征,还有属性和能力的介绍。
然后是主要能力,看这个能力表和你的女朋友可能比较像,一会乱抓,一会魅惑,还有念力攻击。
然后是可达鸭的起源和故事,是日本漫画家杉森建设计的,1997年初次登场。
由于看起来笨笨的,所以深受观众的喜爱。
可达鸭和小霞的故事
可达鸭表情包,很多人对可达鸭并不陌生,因为很多表情包都是来自可达鸭。
加上最近的肯德基和可达鸭的联名,顺利让可达鸭出圈。
我们用一个样机,大家来看看。
对了,想不想获得这份PPT,我给大家准备好了。
领取方式仔细观看下图哦:
大家觉得利兄做还不错吧,要不要把PPT学起来。
如果大家也想做出好看的PPT,可以跟着利兄来学习。专栏总共有40节视频课,非常系统,质量超级高。
而且还有答疑社群,还送5G的PPT素材
大家好呀,我又来炒剩饭了。
首先说明一下,本文的基础技法,是很多年前就有的,我只是玩点新思路给大家看看。
起因是有小伙伴在群里问,下面这种类似的背景,怎么用 PPT 做出来。
很多人可能会说,就是矩形加了渐变,多加几个渐变光圈就好了。
仔细观察的话,能发现这并不是线性的渐变,而是像两个光源,分别在左下角和右上角向外发散。
也就是说,我们只需要在两个位置,分别添加一个由中心向外放射到 100% 透明度的渐变,然后叠加到一起即可。
而这,就是渐变叠加最基本的用法。
如果没看懂,没关系,我再教大家做一个稍微进阶版的背景:
注意观察这张背景图,它是由中心向外扩散,但是左右两边的颜色并不相同。
首先,我们需要分别制作两个形状,都是由中心向外的射线渐变,光圈、透明度等参数一致,但是颜色不同。
之后,分别使用 OKPlus 插件的【图片透明】功能,做出如下的半透明渐变效果。
再将得到的两张图重合到一起,可以得到下图:
但是,由于渐变形状转成半透明图片会有质量损失,所以会有比较明显的渐变纹理。
因此,需要把两层半透明图片,组合后重新复制粘贴为一张完整的图,并添加图片虚化效果。
添加虚化后,可以很好的消除掉渐变纹理,看起来过渡会更加自然:
这个技法的基本原理,就是渐变叠加。
把不同透明度的渐变元素,叠加在一起,做出融合度更好的效果。
如果到这一步能看懂,说明你有一定的基础,那咱们接着往下走。
先不看教程,在脑海里想一想,你能够用 PPT 做出下图的效果么?
如果你经常看我的文章,应该能发现,我用过很多次渐变圆环,比如:
这只是简单的线性渐变,效果看起来还不错,应该挺多小伙伴已经会用了。
它可以起到视觉聚焦的作用,又没有明显的含义,是绝佳的装饰元素。
但是,它们过于扁平化了,在越来越强调质感的 2021 年,它们显得和背景格格不入。
因此,我们需要动手改造一下,用渐变叠加的手法,让圆环看起来质感更强,同时与背景也更融合。
接下来,是教程思路:
首先,绘制两个一样的圆环,分别设置线性渐变与射线渐变效果:
具体参数我就不截图了,看不懂的话可以文末下载源文件查看参数。
将它们重叠到一起,得到下图:
这时候,渐变叠加的部分过渡比较生硬。
把它们组合到一起,原位转成图片,再裁剪扩大选区:
重新原位转图一次,给得到的图片添加虚化效果,虚化的数值可以根据感觉调整。
虚化后有两个好处,圆环内部的渐变融合度更好,圆环与背景的融合度也更好。
然后加上配图、文字以及装饰元素,质感超强的封面图就做好了。
怎么样,渐变叠加做出的效果,是不是比普通的渐变效果更好?
但这并不是终点!
插入一个冷知识,带有透明度的图片,本身还可以填充颜色或设置渐变,而且渐变也可以有透明度。
再深入一些,带有透明度的图片,还可以用带透明度的图片进行填充,填充之后还可以添加带有透明度的阴影。
高手可能已经看懂了背后的玩法,无限套娃的背后,是无限的可能。
简单拓展做个示例:
我们用虚化后得到的渐变圆环,与圆环形状相交,得到一个圆环形状的图片。
之后,给这张图片添加颜色填充,你可以得到这样的效果:
这意味着,你可以随时让它换一个你喜欢的颜色。
而且颜色填充,也可以加大透明度。
千万不要觉得花里胡哨不实用,因为这意味着其他人看完教程后,可以快速做出更多质感超强,融合度更好的素材。
今天的教程属于进阶提高内容,很多小伙伴可能看不太明白,那这边建议多看几遍哦。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启发~